博士后
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创新实验室
一、实验室简介
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创新团队由浙江大学6名教授(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层次青年人才等)和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人员组成,专注于电磁隐身、电磁拓扑、深度学习与智能电磁调控、新型人工电磁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和量子器件的系统开发,为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泛在信息时代提供“未来数据之芯”。
该项目团队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大数据时代,专注于新型电磁结构与光量子技术研究。
新型电磁结构:聚焦国际电磁学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致力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前沿基础理论及其交叉学科,积极发展同数学、物理、生命和信息学的协同交叉研究,将量子调控、仿生结构、人工智能等融合在新型电磁微纳结构的设计方法之中。基于科创中心的先进微纳制造加工平台,通过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的共同建设,开发新型人工电磁结构的微纳制备工艺以及测试表征方法,进而实现新型功能性电磁隐身、电磁拓扑器件,为未来颠覆性信息技术提供基础源泉。
光量子技术研究:通过片上光电子/光量子集成器件和系统异质集成的研发,在超高速、低功耗、微纳集成等方面,实现下一代信息处理芯片的突破。本团队提出了片上量子非弹性隧穿结、量子非线性材料等各类新型的片上集成线性/非线性器件,突破了传统片上光源调制速率有限和集成光子芯片的非线性瓶颈等问题,并进一步推动了光电子/光量子芯片的实现。
近年来,团队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Physics,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PNAS,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重要SCI期刊上发表300余篇论文,ESI高被引论文20篇。发明专利授权>15项。团队负责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杰出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多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研究计划多项。
二、岗位职责
与项目团队共同承担科研任务,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负责或参与申请纵向项目。
三、申请条件
(1)近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外籍人员不超过40周岁);
(2)专业方向:光电、光学、电子、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理工科专业;
(3)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
(4)从事过交叉学科研究或研究成果突出者优先。
四、待遇及保障条件
1. 提供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符合条件者可同时享受杭州市和萧山区相应的人才政策;
2. 提供萧山区人才公寓或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公寓;
3. 提供一流的实验与科学研究条件;
4. 参与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重大课题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可获得额外资助或津贴;
5. 在站期间,符合条件者可申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相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6. 在站期间表现优秀、业绩突出者,如符合相应要求,可优先推荐申请浙江大学教师岗位或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技术研发岗位。
五、申请方式
申请人通过网址:http://ehr.hic.zju.edu.cn/投递简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571-8235912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建设三路733号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