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本报杭州1月31日讯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孔晓睿)
春节将至,钱塘江南岸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姚远研究员团队仍在忙碌。他们要在这个春节完成一个神奇的魔术——大幅缩短工业微生物基因编辑的时间。
1月31日早晨,记者来到科创中心信息港园区。园区内已挂满“福”字、对联、年画……一片浓浓年味。姚远一身白色实验服,脚步匆匆,仍是满满的工作状态。“明天全院教职工‘理论上’进入休假状态,但对我们来说,假期反而是抢抓机遇的关键期,团队3名科研人员主动申请春节假期轮流值守。”他告诉记者。
跟着姚远在楼宇间拐了几道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出现在眼前。透明的玻璃房中,3只机械臂灵巧地摆动,一支支样本管在30多个装置之间来回穿梭,快速培养、封装、冷冻,迅捷如“流水线”。
这条“流水线”是科创中心研发的合成生物学自动化科学装置,不到50平方米的面积,集成了从DNA元件组装、细胞培养、产物分析到人工生命创建、保存的全流程、高通量、自动化操作。姚远告诉记者,团队平均每天可以创建约2000个人工细胞,效率是常规人工手段的100倍。
“我国核心菌种自主率不足10%。”姚远一边在工作台上指导团队实验员调试样本培养细节,一边说,有了高效的工业微生物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便有望掌握新一代工业菌种的主动权,跑出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度”。
工业微生物约有2900个在库菌种。如果采用传统基因编辑手段,光是筛选可靠菌种进行实验,都是个“运气活”,可用于工业生产的新菌种更是需要数年积累。但在科创中心,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让梦想成为可能,短短一年的时间,团队已经获得两个可靠的蛋白酶。
“拥有一个菌种,就拥有一个产品;拥有一个先进菌种,就占领一个市场。”姚远说,当前团队正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升制药工业菌株(阿维链霉菌)的阿维菌素产量约30%,助力重要医药分子降本增效。
三年前,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还是一片荒地。作为第一批加入的科研人员,姚远牵头了多个项目的“从0到1”,见证了科创中心的拔地而起:组建团队、建设合成生物学自动化科学装置、设计装置系统……日新月异的进展,他甚至觉得“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龙年将至,谈及新年愿景,姚远首先说起的就是他们的项目。“希望我们能顺利完成实验,新技术、新菌种在国内和国际能够顺利得到专利许可,真正落地。”他笑着说,“这样才不负国家对我们这群科研人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