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体进行重新布线和编程,改造和颠覆传统大健康产品的研发路径,科幻电影中的未来科学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便是合成生物的魅力。
昨日,一场聚焦合成生物专题的“之江院士讲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水博园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作题为《大健康创新链的产业之痛与破局之道》的主旨报告。这位合成生物技术的领军人物,为大家深度解析相关技术的应用密码,勾勒出了未来产业的发展图景。
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合成生物学针对任何的应用场景都要去思考怎么实现跨学科的交叉。我希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做一个例子,就像我们的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一样,只不过前两者有明确的需求,设计一个蓝图,要施工装修、复修成型,确定各个空间的功能;合成生物就是人工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途径和系统,使之具有非天然或优于天然系统的功能,它是工科融入理科形成的新工科,构成微观生物体的宏观工程化。我们只不过不用砖头瓦块、零件底盘,而是用基因、蛋白、调控元件和细胞底盘进行设计和排列组合。
“之江院士讲坛”自2021年启动以来,一直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聚焦前沿科技,助力浙江共同富裕,搭建起了党政干部、企业家与顶尖科学家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之江院士讲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除了院士带来的相关产业科技知识分享外,还专门打造了一场“AI+合成生物”科企对接会。邓子新院士、李永泉教授、杨立荣教授、王宝俊教授等专家与来自全省各地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浙大等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师生,以及相关部门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解答企业面临的技术和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合成生物学与地方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为浙江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平台。
会前,省直机关各单位领导还调研了科创中心展厅,详细听取了科创中心在规划布局、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委党校主办,省科技服务中心、萧山区委组织部、萧山区科协、科创中心承办,江南科技城、萧山区工商联合会、湘湖管委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