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输入关键词...
联系我们
English
导航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管理团队
科学研究
科技成果
科研项目
成果转化
转化概述
成果推介
典型案例
转化公示
科技合作
合作概况
合作案例
科创人才
人才计划
人才团队
招贤纳士
产业生态
启真科技
科技金融
科技孵化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理论学习
支部风采
公示公告
采购信息
内部通知
人事任命
政策文件
其他公告
招采平台
首页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媒体聚焦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建设区块二期项目启动
5月20日,在浙江大学126周年校庆之际,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建设区块二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永柱,萧山区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凯云,科创中心主任杨建义、党工委书记傅方正出席活动,活动由萧山区副区长朱国军主持。 王立忠表示科创中心自启动以来,在队伍建设、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的探索实践,以实际行动彰显科创速度,他希望科创中心要进一步锚定远大目标,坚持“学科增长极、人才蓄水池、改革试验田、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要求,积极投身服务浙江“两个先行”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实践。要进一步提升战略能级,全力保障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谋划集成电路、功能材料、微纳智造、量子计算等科研方向,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强化人才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进一步探索一流大学重大科创平台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姜永柱表示科创中心建设3年多来在平台布局、科研攻关、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取
2023-05-25
杜江峰校长调研浙大杭州科创中心
5月17日,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一行调研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启动区块,先后实地走访科创中心展厅、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认真听取科创中心建设进展汇报,详细了解科创中心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重要内容,并举行会谈。 杜江峰对萧山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全力保障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科创中心建设发展成效显著、整体推进迅速、阶段性成果丰硕离不开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他希望科创中心继续锚定目标定位,充分总结经验,凝练校地合作的“萧山模式”;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汇聚各类创新人才,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同时,他要求科创中心继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王敏表示,科创中心作为校地合作的高能级平台,在省市区校共同努力下,建设迅速、势头迅猛,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值得充分肯定。他希望双方继续凝心聚力,依托校地合作优势,加强战略谋划,聚焦关键领域,在战略能级和科创能级
2023-05-25
成果上新!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研制获得成功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以其优异的耐高压、耐高温、低损耗等性能,能够有效满足电力电子系统的高效率、小型化和轻量化要求,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然而,碳化硅衬底作为成本最高、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其产能却远不足以匹配市场需求,碳化硅衬底的革新迫在眉睫。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杭州乾晶半导体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近期经过系列技术攻关,在大尺寸碳化硅(SiC)单晶生长及其衬底制备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生长出厚度达27毫米的8英寸n型碳化硅单晶锭,并加工获得了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成功跻身8英寸碳化硅俱乐部,该项技术突破有望显著降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成本,助力半导体碳化硅产业的发展。集智攻关破解技术难题 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5G通讯、直流输电等领域渗透率不断增高,对碳化硅器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全球碳化硅领域依旧以6英寸衬底为主,为增加产能供给、降低成本,扩大碳化硅衬底尺寸是重要途径之一。 想要扩大衬底尺寸,我们该怎么做?目前,制备大尺寸碳化硅单晶最为成熟的技术就是物理气相传输
2023-05-25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群体)、 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项目正式启动
4月23日下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参与的、未来科学研究院院长俞滨牵头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群体)和浙大微纳电子学院教授徐杨牵头的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启动会在启动区块顺利召开。省基金办杨陈华主任,浙江大学科研院基础研究与海外项目部部长陈光弟、副部长薛建龙,科创中心副主任方磊、夏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孙玲玲、浙江大学教授何建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李润伟等11位领导及特邀专家出席。项目启动会由俞滨主持。杨陈华致辞并介绍浙江省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群体)设立的初衷定位、各类省级项目及人才项目申报政策。他表示,希望能依托创新群体促进省内优势学科交叉创新,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机会,他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借助创新群体,打下良好基础,推动前沿科学研究,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陈光弟重点介绍基础研究与海外项目部职责,并表示科研院会全力作好支撑保障工作助力各项目申报;方磊和夏雷分别就科创中心在科研进展和人才引育方面成果作汇报。俞滨和徐杨及各项目负责人分别就项目基本情况、研究背景、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介绍。特邀专家还针对省重大项目(创新群体)和区域
2023-05-11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一行调研浙大杭州科创中心
5月5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一行调研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启动区块和建设区块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奕君及相关厅局负责人参加调研,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领域首席科学家吴汉明院士、主任杨建义、党工委书记傅方正等陪同调研。在启动区块,易炼红一行先后实地走访科创中心展厅、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认真听取科创中心建设进展汇报,重点了解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打造重大创新平台等情况,鼓励科创中心积极探索一流大学重大科创平台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针对科创中心负责人提出的建立科技产业联盟、“鲲鹏”人才可持续支持机制等建议,易炼红现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主动服务,真正让研发机构“产学研”联动起来。在建设区块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吴汉明院士向易炼红一行详细汇报平台战略定位、运行机制、建设情况等重要内容,易炼红着重了解集成电路产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等情况,并勉励在场科研工作者和师生,肩负起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加大集成电路领域自主研发力度,奋力拼搏、攻坚克难,赢得美好未来。易炼红指出,全省各级政府要为研发机构提供可靠支点,推动研发机构
2023-05-08
从苏格兰农场到诺贝尔化学奖 对话81岁诺奖得主司徒塔特
5月3日下午,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他几乎从头站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小朋友开始提问后,他才缓缓落座。年逾八十,满头白发。但面对台下600多名观众,他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与解惑。他是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ir Fraser Stoddart教授。在这场分享中,司徒塔特将自己80多年的个人经历和学术研究浓缩在一个小时的讲述中,留出更多的时间与青年学生和学者交流探讨。从苏格兰农场到诺贝尔化学奖一份宝贵的人生回忆录在苏格兰的农场出生,18岁之前家里甚至都没有电,幸运的是,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全力支持,演讲会一开始,司徒塔特就回忆起了幼年时光。1964年,司徒塔特拿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士学位、之后又拿到了博士学位,说起读书经历时,他开玩笑说,瞧,那会我还是有头发的。一直以来,司徒塔特都记得爱丁堡大学博士生导师埃德蒙对他说的一句话:“无论你做什么研究,你一定要确保你能够解决一个‘大问题’。”奔着寻找和解决“大问题”,司徒塔特乐此不疲地将自己“沉浸”在科研中,享受自由探索的感觉。他表示自己非常幸运,因为一篇学术论文被激发了灵感,开始深入研究工作
2023-05-08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一行调研浙大杭州科创中心
4月28日上午,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一行调研考察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浙江大学总务处处长吴红瑛、本科生院副院长江全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孙健,科创中心主任杨建义、党工委书记傅方正陪同调研。吴健一行先后实地考察科创中心建设区块一期工程、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以及启动区块展厅、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等,听取科创中心整体建设情况,深入了解科创中心体制机制、平台建设、空间使用、实验室安全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内容。吴健充分肯定科创中心的建设发展成效,对师生员工表示敬意,认为整体思路清晰,工作进展迅速,蓬勃快速发展,阶段性成果丰硕,对学校做出了贡献,希望科创中心继续锚定目标定位,围绕核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推进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有组织的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要求学校总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在房屋空间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好协同配合。
2023-05-08
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奋斗的科创人!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荣获了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每一位在科创中心高速发展、成长蝶变过程中作出不懈努力、拼搏奋斗的科创人!3年多的时间,科创中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初步形成“2国重+1省平台+2学院+5研究院+5创新工坊”的总体布局,集聚近800人的科研人才团队,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基金、省“尖兵”“领雁”计划等60余项,在CNS主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60余篇,成功研制出碳化硅晶圆、氧化镓晶圆等重磅成果。
2023-05-08
浙江大学全球科创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筹)成功举办数字经济与金融高峰论坛
4月26日上午,数字经济与金融高峰论坛在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顺利举行,众多业内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以“数字经济”和“金融”为主题,畅所欲言、碰撞思想火花,为数字企业与金融资本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道。本论坛是第六届数字中国峰会系列活动之一“第二届数据要素与产业生态大会”的重大活动,由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全球科创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筹)主办。 浙江大学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房汉廷教授、浙江大学全球科创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筹)执行副主任李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等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以围绕数据资产、数据要素、数据生态为主线开启论坛主旨演讲,在数据资产形成、数据资本创造、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赋能产业金融生态发展、“企业征信+政务数据”等方面为大会建言献策,共同展望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实融合的美好未来。 本次高峰论坛同时发布成立福建大数据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筹),并举行多个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实现了“以会为平台、促合作发展”的美好愿景,为数字企业与金融资本搭建了良好的合作生态。
2023-04-29
喜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多位学者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
喜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多位学者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 重磅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杨德仁院士、朱利中院士、应义斌教授、陈红胜教授、黄飞鹤教授、陆盈盈教授、徐明生教授7位学者入选榜单!据了解,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统计来源,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识别处于科研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并系统性展示其科研成果表现,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216人,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祝贺各位入选科学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优秀科学家一起,探索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本文编辑:孔晓睿
2023-04-13
生命科学研究人生的ABCDE!赵国屏院士做客科创大讲堂!
生命科学研究人生的ABCDE!赵国屏院士做客科创大讲堂!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做客“科创大讲堂”活动,以“生命科学研究人生的ABCDE—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当代微生物学研究”为题,开展了一场有料又有趣的学术讲座。讲座同步在云端开讲,为热爱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师生学者传递科创之声。赵国屏院士详细阐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合成生物学及定量合成生物学的科学内涵,结合SARS冠状病毒进化路径研究以及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具体案例,介绍了他从人类基因组研究到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并结合切身体会,分享了学术生涯历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思考,他提出在生命科学研究中A-Attitude、B-Basic、C-Collaboration、D-Discipline、E-Efficiency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品质。赵国屏院士强调做科学就是做人,要始终明确科研奋斗的方向和意义,要胸怀大志、勇担重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并与所有科研工作者共勉。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师生前来聆听,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还与赵国屏院士进行了交流讨论,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拓展了视野和思维。在科创中心,赵国屏院士一行还
2023-04-13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学科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学科“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启动区块召开,来自学科领域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0多位专家围绕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内涵和学科边界、领域发展态势、重大科技难题和关键科学问题等进行热烈讨论,为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服务于国家战略能力建言献策。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晓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浙江大学朱利中院士,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科学四处处长庄乾坤教授以及科创中心党工委书记傅方正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陈宝梁主持,主旨报告由中科院化学所赵进才院士主持。 江桂斌院士以“环境中化学与生物界面在污染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题,分享了污染物转化与界面行为的环境化学前沿,剖析了界面在污染物形态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明了碳中和背景下新污染物治理的发展方向,鼓励广大学者在环境化学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中夯实基础,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多介质环境污染的全新挑战。庄乾坤处长以“环境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分析”为主题,分享了2022年度环境化学学科基金申请和
2023-04-06
喜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
近日,浙江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表彰2023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是浙江省总工会授予我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光荣称号,旨在表彰先进,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全省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建设新征程。 荣誉背后,是奋斗中的科创人交上的一份无声的答卷,扎根萧然大地、探索科技前沿、破解技术难题,他们以踔厉奋进、勇毅前行的姿态,努力推动科创中心成为高端创新要素汇聚的引力场、战略科技力量培育的主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 接下来,我们一起揭开这份答卷,领略科创“浙”三年,感受奋进的力量。凝心聚力,发挥平台引领作用 作为浙江大学和杭州市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创中心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前沿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致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联动。目前,已初步形成“1国重+1省平台+2学院
2023-04-04
探索蛋白质领域的类“GPT”大模型!浙大科创的这项研究颠覆你对传统生物实验的想象
最近,GPT成了全网热词,作为生成式自然语言类人工智能产品,它能根据情境写稿子、做PPT、设计网站,甚至还能在模拟律师考试中取得前10%的好成绩。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不光在自然语言领域,生命科学领域也正在兴起类似的GPT大模型技术。只不过,这里使用的语言,不是自然人类语言,而是描述蛋白质序列的语言。 蛋白质,作为生命体的基本沟通语言,具有调节代谢过程、免疫防御和存储运输等重要作用,因此在生命医药、工业催化、新材料等领域广泛应用。 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张强研究员和其所在的AI交叉中心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针对蛋白质语言的预训练大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研究已经以《Multi-level Protein Structure Pre-training with Prompt Learning》为题发表在2023年ICLR国际机器学习表征会议上。据悉,ICLR会议是深度学习领域最 顶尖的会议之一,由两位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和Yann LeCun领衔创办。同时,ICLR在谷歌最新排名位居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顶会的首位,在过去5年的顶级论文引用量排序中,也名列前茅,仅次于
2023-03-28
启真天使壹号基金首期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近日,杭州启真天使壹号基金(以下简称天使壹号)首期签约仪式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成功举行,科创中心副主任、浙江启真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真科技)总经理姜小旺、杭州启真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真创投)总经理应江峰、森湖控股集团董事长应林光出席签约仪式。天使基金是由启真科技及启真创投主导组建的科创服务系列基金,总规模5亿元,主要服务于科创中心项目产业化。天使壹号为首只基金,规模1亿元,配套支撑杭州市集成电路概念验证中心的发展和概念验证工作,通过“投早投小”、科技赋能,服务科创中心科研团队项目转化需求,进一步推动科创中心项目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实现自我造血能力,加速科创中心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与会人员对壹号基金前景充满信心,并表示将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在推进科创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3-03-22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75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7
/
51
跳转到
推荐新闻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诚邀优秀人才依托申报优青项目(海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c3NjE2OA==mid=2247555685idx=1sn=c4a8665242d4c1590d6613e2294f4d57chksm=9ad6d522ada15c34a5ba1f3127021ecf2251c23f2b9658366264b86ce8f966683572d4098087token=1755161477lang=zh_CN#rd
2024-11-27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2025全球人才招聘启动
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前沿和科学发现、面向全球顶尖青年科研人才汇聚、面向2035年青年人才储备、面向校内优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