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输入关键词...
联系我们
English
导航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管理团队
科学研究
科技成果
科研项目
成果转化
概念验证
成果推介
典型案例
转化公示
项目征集
科技合作
合作概况
合作案例
科创人才
人才计划
人才团队
招贤纳士
产业生态
启真科技
科技金融
科技孵化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理论学习
支部风采
群团风采
工会
团总支
博士后俱乐部
青年人才联谊...
公示公告
采购信息
内部通知
人事任命
政策文件
其他公告
招采平台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媒体聚焦
深海逐梦,燃“冰”成炬!1500米深海采集的全运火种今日点燃
今天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9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火种采集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本届盛会的“源火”首次使用深海可燃冰点燃全运圣火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ROV(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琼东南“海马冷泉区”水深1500多米处采集甲烷气体现场原位合成可燃冰并利用太阳能通过特种装置在深海引燃可燃冰“水火既济”的科技奇观惊艳呈现↑9月18日,下水采集“源火”前,工作人员在调整搭载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上的采火装置。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9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抵达目标海域“海马”号ROV精细作业在超深海环境下完成采集、输送、引燃、回收全流程↑9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9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9月18日,“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搭载着采火装置准备下水采集“源火”。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9月18日,“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搭载着采火装置
2025-10-09
机器人跑得比豹子快、AI医生精准锁定“血管炸弹” 这里的创造太新了!
“十四五”期间,浙江围绕“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持续深化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今,一些科研机构纷纷落地生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博士 金永斌:这是我们正在不断进化的四足机器人,我们给它取名为黑豹,因为我们希望它能跑得比豹子还快。目前,你看到的黑豹2.2系列,已经能稳定跑出10.9m/s的速度,跑完100米用时仅需13.1秒,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四足机器人。在黑豹的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白犀机器人,它的峰值速度能达到8m/s,而它的最大负重可以达到100kg,可以说既能跑又能扛。
2025-09-1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各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耕细分赛道,专注补链强链,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这是一片厚度不到0.1毫米的玻璃,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40万片这样的玻璃为空间站减重达到12公斤;这是一架C919大飞机,从能够决定疲劳寿命的“皮肤”,到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涡轮叶片,都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而这些国之重器上的关键环节,都来自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它们正在产业链中精准入位、补短板。放眼我国经济版图,超6000万户中小企业遍布千行百业,贡献了我国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如何让中小企业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指示,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在各地考察时,总书记多次来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部署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练好内功。他指出,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要求各
2025-09-15
量子信息存储保护有了新可能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本报杭州8月27日电(记者刘习、陆健)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相关研究成果27日晚于《自然》在线发表。研究针对凝聚态物理中的新奇物态——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展开。这种拓扑边缘态在量子信息方面具备潜在应用价值。然而,此类拓扑边缘态通常仅存在于绝对零度的理想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体系初始状态携带的局域信息将被热激发抹去,扩散到所有粒子中。“近年来的主流思路是通过多体局域化策略限制热激发的移动,实验成本较高,稳定性也有待考证。我们把关注点转移到热激发与边缘态的相互作用上。”邓东灵等提出利用“预热化”机制保护拓扑边缘态,借由系统内部涌现的对称性对边缘态提供额外的保护,抑制其与热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浙江大学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自主研制的百比特“天目2号”芯片上,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并观察到了不受热激发影响的拓扑边缘态。实验证明,“预热化”机制作用下,拓扑边缘态仍
2025-08-28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量子芯片上实现新奇量子物态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了一种新奇量子物态——新型“热”拓扑边缘态,破解了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易受热噪声干扰的难题,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这项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教授团队、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研究员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邓东灵长聘副教授团队共同完成,并于8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拓扑边缘态指在一个量子系统中,束缚于系统边缘且能够抵抗特定对称性扰动的稳定量子状态。拓扑边缘态很容易受热噪声干扰,通常仅存在于绝对零度的理想环境。在一个多粒子的封闭系统中,体系的初始状态携带有一定的局域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热激发的推动下,最初的局域信息会扩散到所有粒子中,就像一页被涂乱的笔记,无法辨别最初的字迹。图为“天目2号”超导量子芯片据介绍,该研究基于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天目2号”超导量子芯片。该芯片具有125个超导量子比特,具备灵活的可编程性,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同步量子逻辑操作。运用这款芯片,研究团队探索了传统手段难以观测的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研究团队提出“预热化”机制的理论构想,尝试为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装上“防护罩”,抑制其与热
2025-08-28
首次!“信天翁”成功穿越台风眼|新华智见
为了精准捕捉台风变化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气象领域研究者竭尽全力近日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李培良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业内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他们用“信天翁”无人风帆航行器成功穿越了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和第6号台风“韦帕”带回了台风运动时完整的气象、海浪等“一手资料”1名字取自海鸟今年6月“信天翁”海洋无人风帆航行器从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北部进入台风眼半个多小时后又从台风东南部穿出期间,它扛过44节最大风力(约81公里/小时)不仅毫发未伤还掌握了台风运动时完整的气象、海浪等“一手资料”这是我国海洋气象史上首次成功利用海洋无人航行器主动穿越台风眼开展海气界面观测“信天翁”这个名字取自一种大型海洋性鸟类这种地球上“最会利用风”的鸟传说是上天派来的信使能够预测天气“信天翁”航行器外观并不复杂形似虎鲸,长约4.3米最宽处0.8米左右帆高4米多航行器内部由浮力泡沫驱动器及十多个传感器组成可监测1000米风速廓线海流、波浪、风湿温压等数据7月20日“信天翁”又成功穿越了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2捕捉“蝴蝶扇动的翅膀”面对个性极强的台风目前全球已有相对成熟的监测手段和
2025-08-01
浙大团队破解植物水杨酸合成谜题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查蒙 何心怡记者24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潘荣辉研究员团队联合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范鹏祥研究员团队首次完整解析了水稻、番茄、小麦、棉花等作物的水杨酸合成通路。这项研究重写了植物水杨酸合成的经典理论,也有望为未来培育广谱抗病农作物提供全新的“导航图”。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19世纪,人类首次从柳树中提取出了其止痛功效的关键成分——水杨酸,并将其进一步合成为药物阿司匹林。当病原入侵时,水杨酸会激活植物数百个防御基因,提升抗病能力。在《植物生理学》教材里,“水杨酸是由苯甲酸经未知羟化酶催化生成”这条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理论,在近30年成为学界的主流认知。然而,水杨酸在植物中的完整合成路径长期未被阐明,极大限制了抗病作物育种的发展。联合团队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筛选与AI辅助的多组学分析,发现三个关键酶——酰基转移酶、羟化酶和水解酶。这三个关键酶分别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和细胞质中,形成一个代谢级联,特异性地合成水杨酸。研究推翻了此前“苯甲酸直接羟化生成水杨酸”的主流假说,发现苯甲酸需先转化为苯甲酸苄酯,
2025-07-24
第二届海外中国留学生暨GaGro创新青年浙江行活动在杭州举办
第二届海外中国留学生暨GaGro创新青年浙江行活动在杭州举办近日,第二届海外中国留学生暨GaGro创新青年浙江行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共生、共创、共享”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应用与新消费趋势,探索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生活方式、产业模式与文化表达,致力于打造一个链接全球青年创新力量、汇聚多元文化与前沿思想的跨地域思想交流与实践碰撞平台,推动青年学子们在新兴技术与创新创业实践上跨界共创交流。 活动由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携手杭州市侨联、杭州市工商联、加拿工浙江总商会、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牛津大学中国学联、纽约大学中国学联等单位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数十所高校的300余名青年学子及创新创业者、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应用与新消费趋势对未来的影响。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设置了现场推介、项目路演和结对合作等环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围绕数字时代的AI产业变革、科技服务出海、文化赋能消费、青年创新创业等热点话题,来自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浙江大学、Red Gate International、花脸数字、Nuralogix、十里芳菲文
2025-07-10
专家齐聚谈“两新”融合 第五届钱江潮科技创新论坛开幕
专家齐聚谈“两新”融合 第五届钱江潮科技创新论坛开幕
2025-06-23
终于有救了!因为他们,移动机器人不再是“路痴”
终于有救了!因为他们,移动机器人不再是“路痴”
2025-06-18
计算设计“超能酶”,给DNA合成加上“发动机”
计算设计“超能酶”,给DNA合成加上“发动机”
2025-05-07
设立“科学公司” ,科研与转化同步进行
设立“科学公司”,科研与转化同步进行
2025-04-29
特首考察杭州科创中心 探究六小龙成功之道
李家超昨日参访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香港文汇报记者 王莉 杭州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一行昨日下午率团抵达浙江杭州市,展开为期4天的浙江访问行程,首站到访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李家超表示,在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下,香港和杭州一样致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两地在创科方面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有助推动进一步合作,为国家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李家超此行的重点是在杭州举行的浙港高层会晤暨浙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他说香港特区政府在会上将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涵盖科技创新、住房安居、经贸合作、青年发展方面的合作协议。「我很重视和浙江省建立的合作机制,尤其在不同领域的合作协议,所以我带领有关的司局长出席会议,确保能充分发挥在各领域的合作。」李家超昨日抵达杭州后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上任行政长官后,他第一次来杭州是2023年出席亚运会开幕式,这次再来杭州感到很亲切和鼓舞。「这座如诗如画的历史名城,除了享有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近年创科发展速度惊人。这次来杭州,我将趁机多了解『杭州六小龙』的发展及其成就。期待这趟旅程深化浙港联系和交流,为两地经济、创科、民生等发展注入新动力。」他说。浙港将签署多份合作协
2025-04-23
推广香港优势 加强浙港创科合作
李家超率团访浙江 为两地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广香港优势 加强浙港创科合作
2025-04-23
一键切换!浙产双尺寸碳化硅生长设备完成验证
一键切换!浙产双尺寸碳化硅生长设备完成验证
2025-04-04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9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7
跳转到
推荐新闻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2025全球人才招聘启动
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前沿和科学发现、面向全球顶尖青年科研人才汇聚、面向2035年青年人才储备、面向校内优
2024-11-11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诚邀优秀人才依托申报2025年新增批次优青项目(海外)!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诚邀优秀人才依托申报2025年新增批次优青项目(海外)!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