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输入关键词...
联系我们
English
导航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管理团队
科学研究
科技成果
科研项目
成果转化
转化概述
成果推介
典型案例
转化公示
科技合作
合作概况
合作案例
科创人才
人才计划
人才团队
招贤纳士
产业生态
启真科技
科技金融
科技孵化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理论学习
支部风采
公示公告
采购信息
内部通知
人事任命
政策文件
其他公告
招采平台
首页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媒体聚焦
正式揭牌!省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6月13日,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仪式举行,由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牵头建设的省CMOS集成电路成套工艺与设计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土法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市领导胥伟华等参加。刘忻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一系列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下一步,杭州将以两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为新的契机,大力支持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海康威视等牵头单位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技术攻关,推进成果转化,构建完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一体贯通的科创平台和创新生态,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扛起杭州担当、展现杭州作为、贡献杭州力量。吴朝晖表示,建设省CMOS集成电路成套工艺与设计技术创新中心是浙江大学助力浙江抢占集成电路前沿技术制高点的战略之举。希望中心坚持顶天立地,打造集成电路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源;突出产教融合,打造集成电路高
2022-06-15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助力杭州国际科技交流
6月10日,2022杭州国际科技工作者年会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隆重举行。活动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市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承办。以融合之力,聚焦农业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陈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等中外专家共聚一堂,聚焦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数字化等领域,共话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主论坛分享环节,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创新工坊青年PI陈颂超作学术分享。陈颂超指出,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帮助土壤及时进行“体检”,即通过调查获取土壤空间分布信息,进而因地制宜地对土壤进行科学管理。如何进行管理?陈颂超和团队提出了的高精度、高效率的大尺度数字土壤制图技术,通过集成机器学习和地统计的混合空间预测模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制图精度和稳健性,破解了传统土壤调查和制图技术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更新难和精度低等问题。此外,该项技术还将应用在国土资源调查、精准农业、生态环境建模和评估等领域,进一步推进土壤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国家土壤环境管理。
2022-06-12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一行调研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
6月9日下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一行赴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建设区块调研,实地考察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建设进展,了解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情况及争创国家级重大项目平台情况。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吴汉明院士介绍相关情况。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成立于2020年底的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依托浙江大学,致力于打造以产教融合为特色、芯片设计与制造高度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考察过程中,吴汉明院士向袁家军一行详细汇报平台战略定位、运行机制、建设情况等重要内容,介绍平台在省级首批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及争创国家级重大项目相关情况,并充分展示平台坚持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向产业输送兼具理论视野和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和产业技术骨干的实践探索。袁家军充分肯定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强调要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聚焦三大科创高地,统筹各方面力量资源,协同推进产业平台、科创平台、人才平台建设,突出创新性、引领性,创新体制机制,集聚顶尖人才,锚定重大科技攻关,搭建重大科研装置,力争早日取得更多实质性的突破。省领导刘捷、陈奕君、卢山,浙江大学领导任少波、吴朝晖、
2022-06-12
国际合作新成果亮相!细胞电生理新策略带来无限可能
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联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山大学研发出一种通用、多模态的细胞生物传感平台,这种全新的策略不仅设备体积更小,研究效率更高,还可以用于优化细胞内动作电位记录研究,拥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该合作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知名期刊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IF:10.6)上。这项国际合作成果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心脏为什么会跳动?那是因为心脏肌肉细胞有自主发电的功能,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发电机”维系着人类的生命。为了破解人类健康的奥秘,精准理解这些电信号至关重要。正因如此,细胞电生理研究成了疾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筛选的重要方法,与心脏病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息息相关。目前,细胞电生物研究最靠谱的方式是使用膜片钳技术。因为靠谱,膜片钳技术被称为行业的“金标准”技术。但“金标准”也存在缺陷与不足,主要就体现在研究通量较低、实验操作复杂、效率不高,同时与基于标记光学传感的技术类似,对细胞有较大伤害,无法开展长时稳定的监测。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探索有效的胞内电信号记录技术。图1通用、多模态的细胞生物传
2022-06-04
浙江省委副书记黄建发一行调研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6月2日上午,浙江省委副书记黄建发一行调研考察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杭州市委副书记金志,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科创中心领域首席科学家吴汉明院士陪同。黄建发一行实地走访科创中心展厅、先进半导体研究院、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详细了解科创中心目标定位、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内容,重点考察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建设情况,并与先进半导体研究院院长盛况、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立荣以及各平台科研人员深入交流探讨,了解各项科研技术研究进展及重要应用。黄建发充分肯定了科创中心的规划定位与建设进展,并指出要进一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汇聚各类创新人才,发挥创新集聚效应,聚力科技攻关,勇于创新创造,为产业发展贡献科创力量。同时希望各级政府继续做好保障服务,为科技创新事业创造良好条件。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方毅,省经信厅副厅长吴君青,省委办公厅综合二处处长陈可标;萧山区委副书记吴炜炜,萧山区委常委、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昌;科创中心主任杨建义、党工委书
2022-06-04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一行调研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
2022年5月27日,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一行赴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建设区块,考察调研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简称创新平台)。萧山区委常委、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费林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国军以及科创中心领域首席科学家吴汉明院士、主任杨建义、党工委书记傅方正等陪同调研。吴朝晖、王敏一行实地参观了创新平台无尘实验室,与师生员工亲切交谈,了解师生员工在创新平台的工作生活情况。吴朝晖表示,作为先头部队,第一批入驻创新平台的师生员工在建设初期既传承了浙大的求是精神,又践行了萧山的务实作风,以“科创速度”推进平台建设。他指出,创新平台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供给作用,将“双一流”建设与国家战略目标、区域重大需求紧密结合;面向前沿科技,推进科教融合;集聚创新人才,推动产教融合。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省域平台做好公共服务,坚持“四个面向”,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王敏高度肯定了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指出创新平台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赞许了平台建设人员甘于奉献的精神。他对创新平台建设初期存在
2022-05-28
给碳化硅“看病”!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在碳化硅缺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半导体碳化硅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和信息通讯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材料,是我国“十四五”期间重点攻关的半导体材料,但是碳化硅在单晶生长、晶圆加工和薄膜外延等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缺陷,这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一直让产业界十分头疼,如何消除或利用缺陷成了半导体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面对产业难题,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半导体材料研究室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了探索,经过2年研究,终于找到了进一步破解难题的钥匙。相关研究成果已先后发表于PhysicalReviewApplied17,054011(2022);AppliedPhysicsLetters120,052105(2022);JournalofAppliedPhysics,131,185703(2022);ChinesePhysicsB31,056108(2022);ChinesePhysicsB31,046104(2022)和ACSAppliedElectronicMaterials4,1678(2022)等,为科创中心在半导体碳化硅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科创
2022-05-28
佳报频传!未来科学研究院两大成果 发表在《自然》子刊
面向未来,我们的科学会是什么样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未来科学研究院一直在探索。近日,研究院佳报频传,两大成果接连刊登在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子刊,为科技创新的未来又增添了新的可能。新一代光传感技术在以大数据、物联网、自主智慧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时代,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相关研究作为处理巨量丰富视觉信息的核心技术,与未来集成电路芯片息息相关。高性能图像传感往往离不开光谱探测技术的支撑,但是传统硅基半导体探测光谱范围的局限,限制了它在信息时代被广泛应用于更多场景。近期,科创中心未来科学研究院俞滨教授、徐杨教授团队与海内外研究团队合作,针对传统硅基半导体光谱探测范围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研究团队从新型纳米材料创新入手,将硅与石墨烯及其体相膜集成,整合传统半导体CCD和CMOS光电传感技术的架构优势,研发出全新的电荷注入型光电器件,成功突破硅基半导体红外探测物理极限,解决了室温下超宽光谱探测的科学难题。新一代图像传感器结合未来5G、6G技术,可广泛应用在机器人、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环境勘探与监测、增强与虚拟现实(AR/VR)、医疗诊断等众多的新兴应用领域。目前主流图像传感器的
2022-05-23
正式入驻!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踏上新征程
秉承求是创新,奋力走在前列。2022年5月20日下午,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简称创新平台)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建设区块举办搬迁入驻仪式,宣告创新平台建设踏上新征程,这也是科创中心为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送上的一份特殊生日礼物。勇立潮头开新局吴汉明院士宣布创新平台正式搬迁入驻,迈入发展新征程。他对省市区校以及科创中心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创新平台的高效建设离不开各方的凝心聚力与无私奉献,令人自豪与感动。创新平台建设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秉持共同理想信念汇聚于此,他希望大家以搬迁入驻为新契机、新起点,脚踏实地,为“浙江第一芯”和我国集成电路芯片技术自主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朱国军对创新平台的搬迁入驻表示衷心祝福,对各方的凝心聚力、高效推进和全体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充分肯定和感谢。他希望创新平台在吴汉明院士的带领下,扎根萧山、铆足干劲、合力攻坚、攻坚破难,按照既定目标,发挥平台优势,早出成果、出大成果。他相信创新平台在各方努力下,一定能早日为萧山、杭州、浙江省交出满意答卷。高大为代表创新平台对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全力保障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创新平台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平台
2022-05-21
超强韧性!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开发新策略制造软组织模拟生物材料
电影《蜘蛛侠》让很多人见识到了被赋予超能力蜘蛛丝的超强韧性,现实生活中是否也能生产出这样的神奇“蜘蛛丝”呢?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与上海科技大学的青年科学家做出了尝试,采用全新方法让蛋白材料更有韧性。超强韧性!仿生MAPE策略创新生物材料天然丝纺纱是蜘蛛和蚕用来制造超强韧丝的策略。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优化的介观组装加工工程(MAPE)策略,可以有效地协调分子和超分子组装以及自然纺丝。受这一过程启发,上海科技大学凌盛杰研究员和科创中心姚远研究员等开发了一种仿生MAPE策略,以制造模拟生物组织结构和机械特性的生物材料,相关成果已发表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期刊上。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蛋白看成是“面粉”,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溶液,当这种溶液滴到“面粉”上的时候,“面粉”就出现了结晶现象,力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变得异常有韧性。姚远老师表示,他与合作者采用的这种新方法比较便捷、易于操作,所使用的原材料也非常易获得,从而拥有比较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我们正尝试把这种研究应用在医疗器械的组织工程里。”姚远老师告诉我们,虽然目前的研究还在实验室
2022-05-21
事关细胞衰老和器官纤维化!徐平龙教授团队发文鉴定首条非经典cGAS-STING通路
你知道吗?细胞内部与外部之间会用“悄悄话”传导信号,这就是细胞的信号通路,细胞会根据传递来的信息做出反应。近日,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主任助理徐平龙及其团队鉴定了一条物种进化上非常古老的cGAS-STING信号通路,揭示了该cGAS-STING-PERK-eIF2α通路具体而独特的分子机制和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功能,并阐明了其对细胞衰老以及肺、肾器官纤维化病变的关键生理功能。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NatureCellBiology》上发表,题为“Anon-canonicalcGAS-STING-PERKpathwayfacilitatesthetranslationalprogramcriticalforsenescenceandorganfibrosis”。一、与细胞衰老和器官纤维化关系紧密的非经典信号通路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核酸天然免疫识别,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机制,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它的异常调控将会导致感染性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发生。
2022-05-14
喜报!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获批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命名了新一批的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榜上有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曾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重视与发展青少年学生群体的科普教育,是坚持“四个面向”、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通知》要求,要引进科普资源到校开展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作为浙江省高能级创新平台,科创中心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利用丰富的科研资源,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助力提升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一、科创大讲堂科创中心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家学者资源,邀请学术大师、行业大咖、技术大牛作为主讲嘉宾,以学术讲座、互动问答等形式,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分享科研经历,持续开展“科创大讲堂”系列讲座。二、科创OpenDay
2022-05-14
国际首创!浙大杭州科创中心首次采用新技术路线成功制备2英寸氧化镓晶圆
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引擎。使用氧化镓制作的半导体器件可以实现更耐高压、更小体积、更低损耗,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前景无限。氧化镓产品的研制已经成为国际科技战略必争高地,目前主流技术路线生长的氧化镓晶体,成本比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氧化镓材料在国内的大规模产业化。一、全新技术路线!成功制备2英寸氧化镓晶圆面对传统技术的发展瓶颈,近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给出了新方案。在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的带领下,科创中心先进半导体研究院发明了全新的熔体法技术路线来研制氧化镓体块单晶以及晶圆,目前已经成功制备直径2英寸(50.8mm)的氧化镓晶圆,使用这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生长的2英寸氧化镓晶圆在国际内尚属首次。看!这个镜片一样的产品就是刚研制出的氧化镓晶圆,薄薄一片,市场价就高达数万元,对高性能功率器件研发有着重要价值。研发团队的张辉教授说,使用新技术路线生长的氧化镓晶圆有两个显著优势,一是使用这种方法生长出的氧化镓晶圆的晶面具有特异性,使得制作的功率器件具有较好的性能;二是由于采用了熔体法新路线,减少了贵金属铱的使用,使得氧
2022-05-06
科创祝贺您!多位科创学者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
近日,爱思唯尔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来自523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浙江大学共有184位学者入选,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学者:杨德仁院士、朱利中院士、陈红胜教授、黄飞鹤教授、杨坤教授、徐明生教授、陆盈盈教授入榜。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学者:任奎教授、黄飞鹤教授、朱海明教授还入选了科睿唯安2021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我们向各位科创人表示诚挚的祝贺,也祝愿更多科创人在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技创新的征途中取得更多好成绩!
2022-05-04
光荣属于劳动者!致敬每一双辛勤的双手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也是每一个辛勤科创人的节日,在这里我们要对每一位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问候和感谢!是你们的双手,打造了美好的科创;是你们的双手,创造了奔竞不息的科创中心!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技中心)的频频硕果,来自一双双不停创新的手。他们夜以继日,把实验室当成家,把科创中心当做追梦的舞台。碳化硅晶圆、氧化镓单晶衬底、助力北京冬奥会的“贝壳芯片”、助力东京奥运会的微流控芯片……他们埋头苦干,选择用成果说话。创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孵化中心……他们创新模式,选择用颠覆重塑未来。万丈高楼平地起,创新自强靠自己。科创中心平台建设的高效推进,来自一双双不停奋斗的手。看!面朝滚滚钱塘,一座座承载着科技创新梦的建筑正拔地而起。因为每一位普通而伟大的建设者,位于萧山科技城的建设区块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先期219亩楼宇已经基本结顶,其中浙江省CMOS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已于3月底进行验收移交,剩余110亩也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谢谢你们,帮助孩子们科普知识!”“谢谢你们,帮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谢谢你们,把园区打理
2022-05-01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75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
/
51
跳转到
推荐新闻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诚邀优秀人才依托申报优青项目(海外)!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c3NjE2OA==mid=2247555685idx=1sn=c4a8665242d4c1590d6613e2294f4d57chksm=9ad6d522ada15c34a5ba1f3127021ecf2251c23f2b9658366264b86ce8f966683572d4098087token=1755161477lang=zh_CN#rd
2024-11-27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2025全球人才招聘启动
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前沿和科学发现、面向全球顶尖青年科研人才汇聚、面向2035年青年人才储备、面向校内优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