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集成电路研讨会在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拉开了帷幕。参加这场研讨会的,不仅有浙大微纳电子学院的科研团队,还有政府和企业代表。大家参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看看这些来自浙大科研团队的优秀集成电路设计项目都有什么产业化应用场景?有没有可能落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这些优秀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能不能被留在萧山、留在杭州?
萧山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高伟,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副主任程志渊、夏雷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豪微科技负责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浙大微纳电子学院教授韩雁主持。
浙大科研团队的芯片如何助力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科研人员是如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打造带自检功能的漏电保护芯片?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设计给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的芯片?研讨会上,一个个科研项目轮番上台展示,在阐述学术原理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科技创新造福生活的蓝图。
“我们团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款380V 交流直连LED驱动芯片,”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孙龙天博士站在台上侃侃而谈,“LED灯绿色环保,但是开关电源中使用电解电容使命比较短。我们的产品不仅不需要电解电容滤波,寿命更长,而且体积更小,不需要变压器降压。”研讨会上,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倪明博士的研究项目也引起了大家注意:“我们设计了海马假体生物芯片,未来这种生物芯片有望替代受损海马体,执行相应功能,使得大脑中的信息能够被正确处理。”


各式各样的芯片设计项目引起了在场企业代表们的关注,比如带一种自检功能的漏保芯片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芯片未来市场前景有多大?”
“目前,国外已经有发达国家开始要求,每个家用电器都必须装有这种新型漏保芯片,国内的相关标准也在不断跟进,不算海外市场,未来国内市场容量也将十分可观!”
研讨会后,萧山区、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萧山与中心人才政策。随后,浙大科研团队和现场政府、企业代表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持久的交流,并探讨落地中心的可能性。
据了解,未来这种围绕微纳技术方向,汇聚产业与学界精英,兼具学术交流与项目路演相交融的活动,还将不定期在浙大杭州科创中心举行,助力更多科研项目更好产业化,让这些高端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