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新闻动态

打破边界,协同创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这场盛会带您探索土壤污染防治新未来

来源: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发布时间:2021-06-26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何做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至关重要。2021年6月26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举办土壤环境污染协同防治高端论坛暨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创新工坊启动会,围绕“土壤环境污染协同防治前沿理论及创新技术”主题,邀请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土壤污染协同防治领域相关热点问题。

科创中心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创新工坊(以下简称创新工坊)首席科学家朱利中院士、科创中心主任王靖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陈宝梁教授,党委副书记陈丁江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院士领衔 聚焦土壤健康

朱利中院士以“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的若干问题”做了主题报告,详细阐述我国土壤面临问题、污染特征、修复策略等内容。他表示,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较为复杂,挑战重重。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天津及河北等地土壤有机污染较重,但各地区产业各异、特征不同,无法使用同种策略解决,需找出特征污染物,提出针对性方案,精准防治。以长三角地区农用地为例,朱利中院士的团队就曾制定出长三角优先控制污染物建议清单,希望通过精准管控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有效降低管控成本。

打好净土保卫战的重点在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用地类型不同,防治手段也不同。选择合适作物,阻控吸收积累,原位增效修复,朱利中院士表示,做好农用地的分类管理,就算在土壤污染地区,也有可能产出安全的农产品。土壤防治是个系统性问题,当下亟需探明我国土壤污染特征,在关键理论和使用技术上有所突破,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数据库,助力土壤污染防治。只有做好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土壤才能更健康。

朱利中院士希望通过创新工坊的启动,使其成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乃至土壤健康的科技创新高地,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心,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大咖云集 共话防治未来

会上,陈宝梁院长、王靖岱主任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围绕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据悉,创新工坊将围绕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聚焦土壤环境微纳过程与检测、环境微纳修复材料与技术以及环境信息管理等领域,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土壤环境研究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智库,带动新一代环境传感、土壤修复和大数据等产业的突破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