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新闻动态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学科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发布时间:2023-04-06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学科“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启动区块召开,来自学科领域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0多位专家围绕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内涵和学科边界、领域发展态势、重大科技难题和关键科学问题等进行热烈讨论,为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服务于国家战略能力建言献策。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晓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浙江大学朱利中院士,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科学四处处长庄乾坤教授以及科创中心党工委书记傅方正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陈宝梁主持,主旨报告由中科院化学所赵进才院士主持。


  江桂斌院士以“环境中化学与生物界面在污染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题,分享了污染物转化与界面行为的环境化学前沿,剖析了界面在污染物形态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明了碳中和背景下新污染物治理的发展方向,鼓励广大学者在环境化学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中夯实基础,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多介质环境污染的全新挑战。庄乾坤处长以“环境化学学科发展趋势分析”为主题,分享了2022年度环境化学学科基金申请和获批情况,介绍了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过程、环境化学学科发展规划、环境化学领域重要进展,以及2023年重点资助方向,他鼓励环境化学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支持合作、共同发展,强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及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利用学科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强需求背后科学问题的凝练,推动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方向的高质量发展。


  朱利中院士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并从三个专题方向对学科发展提出建议:一是把握研究重点,注重对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的探究;二是把握研究对象,将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相结合,将单一介质和多种介质相结合,将单一污染物和多种污染物相结合;三是把握研究范畴,提高原位创新,强化学科协同。


此次会议为国内多介质污染协同防控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开拓了专家学者的研究视野,有力促进了合作交流,推动了环境化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