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校际协同创新生态,推进产业技术特色发展,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路径。5月22日,2023中国(杭州)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大会暨全国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召开。
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厉敏,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红霞,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金菊萍,浙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曹华芬,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萧山区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刘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省CMOS集成电路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吴汉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叶甜春,欧洲科学院院士Henry H Radamson,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源超,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荣誉理事长严晓浪以及来自全国58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负责人,中芯国际、国网智芯、北方华创、士兰微等行业企业负责人,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单位负责人出席大会。
会上,厉敏副厅长、王立忠副校长分别致辞,刘明院士、杨德仁院士分别作主旨发言。
厉敏副厅长表示,本次大会立足集成电路产业亟需人才培养、着眼校际联合融通、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紧扣产业高质量发展,正逢其时、恰逢其势、很有必要。他希望,通过大会加快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充分发挥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上下游产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集智攻关出成果,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深化校际联合、加强校企联动,以科教协同、产教融合不断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育大国工匠。加快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深度交流合作,加速科技创新主力军向科技创新主战场聚集,构建一流生态。
王立忠副校长表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已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突破的时代命题。他期待,依托此次大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构筑集成电路人才集聚新高地。不断深化校际联合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结全国集成电路学院精锐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深化校企联动协同发展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加快推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奋力谱写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刘明院士表示,集成电路是工程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领域,创新平台作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市场的关键链接点,肩负着为国家育才、为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的时代重任和光荣使命。她希望以校际合作为契机,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业急需卓越工程师培养,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杨德仁院士表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他希望,依托本次大会,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共同研究集成电路未来发展新趋势,加强协同创新,着力推进构建资源高效配置、要素互通互联、市场深度参与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提高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为加快开展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开放共享的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培养,大会现场,举行了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集成电路(制造)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基地发布仪式、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现场发布了浙江省CMOS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研发的 “浙大芯(ZJU-Inside)”。
会上还举行了校企签约仪式,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将与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实施集成电路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联合培养集成电路专业博士研究生。
会议还就全国集成电路学院校际合作提出联合倡议,首批9家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负责人代表上台,共同发布联合倡议书。倡议书指出,在集成电路创新领域,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但目前面临着研发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以及急需人才培养无法满足需求等困境。浙江大学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向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小企业开放省CMOS集成电路公共创新平台,该平台是国内首个校级12英寸CMOS集成电路公共创新平台,以研发制造12英寸成套工艺的主流芯片、光电芯片等新一代芯片为主,集设计、光刻、流片等为一体。浙江大学将以平台为重要载体,支持高校创新成果产业化流片验证并优先为各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需求等,以期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领域校际合作、公共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产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会议还就全国集成电路学院校际合作提出联合倡议,首批9家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负责人代表上台,共同发布联合倡议书。倡议书指出,在集成电路创新领域,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但目前面临着研发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以及急需人才培养无法满足需求等困境。浙江大学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向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小企业开放省CMOS集成电路公共创新平台,该平台是国内首个校级12英寸CMOS集成电路公共创新平台,以研发制造12英寸成套工艺的主流芯片、光电芯片等新一代芯片为主,集设计、光刻、流片等为一体。浙江大学将以平台为重要载体,支持高校创新成果产业化流片验证并优先为各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需求等,以期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领域校际合作、公共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产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本次大会同步举行了全国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论坛和集成电路产教融合研讨会、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集成电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未来。
大会由教育部、中国工程院、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大学、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科技厅、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办,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联盟、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承办。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重大科技协同攻关,研究集成电路未来发展新趋势,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路径,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推进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特色发展,促进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助力行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