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介绍

首页  研究院介绍  研究院研究方向 研究院研究方向

  • 钙钛矿材料与器件

    2022-01-18

    基于溶液法加工的新型光电、能源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器件制造是面向国家“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战略的关键之一。当前主流的半导体工艺,包含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能耗大,成本高。与之相比,新兴的钙钛矿材料具有性能高效、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可溶液加工,柔性好等独特优势,在光伏器件、发光显示、光电探测、光通信等领域展现出来激动人心的前景。钙钛矿材料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半导体材料家族,正在光电转换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其中,钙钛矿光伏作为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第三代太阳能光伏电池创造了多次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研究室搭建钙钛矿材料制备、器件封装测试平台和半导体超快光谱和显微表征平台,实现材料制备、性质表征和器件模组协同推进,实现从微观机制到宏观性质的贯穿研究,实现高效、高稳定性的钙钛矿材料和器件,推动钙钛矿材料和器件的产业化。

  • 生物有机自主装

    2022-01-18

    面向自组装超结构、软物质与软器件国际学术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积极部署生物有机自组装形性调控技术的开发以及基于其超结构和功能器件装备的研发;重点开展超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肽)分子自组装,表界面微纳功能结构制造,材料-结构-器件一体化,自组装器件装备的设计制造,生物-器件界面交互等自组装相关前沿研究工作。研究室通过学科交叉、国内外联合培养和建立国际化的科研团队,营造开放包容、探索求真、敢为人先的科研环境,挑战国际前沿学术难题,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努力争取在自组装领域里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研成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物有机自组装超结构、软物质与软器件前沿创新研究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现由肽合成实验室、超分子材料制备表征平台、微纳功能结构设计制造实验室、细胞操纵实验室和先进器件加工测试平台5个梯度科研平台组成。

  • 未来电子学

    2021-12-17

    面对芯片物理尺度缩微已达极限和实时处理巨量数据的挑战,传统硅芯片难以满足发展需求,迫切需要从新材料、新架构以及新制造工艺等各个方面做出重大变革,发展颠覆性科技,实现从传统“物理集成”到“功能+智能集成”,从“微电子芯片”到“认知芯片”的跃变。未来电子学研究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后摩尔电子学为聚焦,定义与解决前沿基础科学问题,探索具有潜在影响力的未来芯片技术;以硅基异质集成和神经拟态感知这两个后摩尔电子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为突破口,布局探索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核心器件、基于神经拟态仿生设计的感知-认知新架构。通过核心新器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实现从传统“计算芯片”到新一代“感认知芯片”的跃变,实现对传统摩尔定律发展范式的根本性跨越。

  • 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科学

    2021-12-14

    面向国际电磁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展以电磁理论为核心的技术研究,确立以新型电磁结构和量子电磁为主攻方向,围绕国家在智能化时代的现代制造业以及先进国防等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新型电磁结构隐身”、“拓扑电磁学”和“量子电磁学”等研究工作。研究室通过人才培养,营造开放包容、探索求真的和谐学术环境,聚集和培养一批优秀科学家,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产生重要科研成果。研究室坚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电磁前沿创新研究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推动国际电磁前沿领域的发展。现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浙大求是科创学者3人,浙大副教授2人,百人研究员2人,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称号1人。至2020年底研究室在国内外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其中Nature/Science及其系列子刊20余篇。研究室拥有微波暗室、光学超净间,超高真空薄膜生长系统,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波长可调飞秒激光振荡器等微波和光学测试设备。

  • 先进微纳储能

    2021-12-13

    面向全球能源变革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指引,聚焦储能科技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着力打造原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全链条贯通的创新高地,发展储能及相关领域交叉特色研究。团队由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陆盈盈研究员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姜银珠教授牵头负责,汇聚多学科交叉人才,重点发展新型储能电池体系、储能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电池全生命周期感知以及CO2还原等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团队在Nature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ScienceAdvances,Angew.Chem.Int.Ed.,PNAS,AdvancedMaterials,PhysicalReviewLetters等一流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ESI高被引8篇,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团队负责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多项,获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还承担了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项横向合作项目。